五十年來社關路 劉國偉
回望五十年來,本會在社會關懷的職使上所走過的路,我選擇了以神學為起點,那自然不能不提到洛桑福音會議:可以說是福音派教會認信社會關懷的分水嶺。雖然早於二十世紀以前,基督教會無論在神學反省及實踐,都對社會關懷的課題,有一定關注,但若論普世教會對社會關懷的認同和實踐,洛桑福音會議的影響堪稱既深且遠。
第一屆洛桑會議及整全使命觀
第一屆洛桑福音會議於1974年7月假瑞士洛桑舉行,來自150個以上國家約2,700位代表們在「讓全世界聽見祂的聲音」的口號下聚集,並在會議結束時提出了《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會議原來的目標,是要探討福音遍傳的策略和方法,可是,會議中最引人注目的課題,卻是教會的社會責任。而且,會議的重大結論之一也變成:肯定傳福音和社會責任兩者同樣是教會的主要使命。洛桑令人吃驚的不只是當次會議,以及會議最後一天發表的《洛桑信約》,洛桑福音會議的重要性在於其歷久彌堅的影響,以單一次會議所引起的震撼和影響而言,在近代基督新教當中可說無出其右。1
在會議之中,有不少探討傳福音與社會責任關係的論文發表,其中司托德(John Stott)強調「愛的大誡命」,必須與符類福音所記載的「大使命」取得平衡,以達到使萬民作門徒的目的。他根據約翰福音二十21,「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來展明耶穌基督是以道成肉身的方式來服事世人,並完成救贖計劃,若按照此愛的原則,宣教事工不單要宣揚一個口傳的福音,也必然包括社會關懷在其中,這是神愛世人的具體彰顯。司托德並且堅持在洛桑信約中加入以下條文:「呼召基督的跟隨者,過簡樸生活」這實在是司托德在第三世界國家與赤貧者接觸之後,所總結到的反省與信念,2而福音信仰的整全使命觀亦開始成形。有關教會的社會責任不單成為大會全體會議的公開討論題目,更在信約內佔有明顯的一席,信約明言公義與復和應在人類社會中獲得實現,人應從各種壓制底下得著釋放,而傳福音與社會政治參與同為基督徒的責任。3
進一步發展
誠如司托德所言洛桑會議是福音派教會就處理傳福音與社會責任的轉捩點,然而,仍有待進一步的發展。1982年,在洛桑委員會與世界福音團契(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共同支持下,於美國大激流(Grand Rapids)召開「傳福音與社會責任諮詢會議」,並發表了名為「傳福音與社會責任:福音派的獻身」的報告。當社會行動的參與已逐漸為福音派所接受,然而兩者的優次和孰輕孰重仍爭論不休,而大激流會議則相當成功地,以報告書的形式對傳福音與社會責任的關係作出三項結論:
1. 基督徒的社會行動是福音事工的結果,因為它是被福音改變的人所參與的行動;
2. 社會行動可以作為福音事工的橋樑,因為它帶出神的愛。並且二者都能克服人的偏見與閉塞;
3. 社會行動與福音事工同為伙伴,「好像剪刀的兩刃或鳥的兩扇翅膀。」當然,只有肯關懷社會的基督徒,才會產生基督徒的社會參與;傳福音事工只有基督徒能作,在這兩點前題下,傳福音事工在邏輯上具有優先地位。不過以主耶穌的服事為榜樣,這兩者實在無法分割。4
更大的能見度
司托德提出「更大的能見度」(a greater visibility)的觀點:當世人看不見福音改變生命的能力時,福音就缺乏說服力。「福音的傳遞,是藉著看和聽而來。整本聖經都貫穿了這兩項要素;形像和話語,異象和聲音,開瞎子的眼睛、通聾子的耳朵。耶穌就是神的道和神的像,『道』成為可看的,『像』成為可聽的。」5福音的能見度應該彰顯在個人、地方教會和社會。
在個人的層次而言,一個更新的生命,可使所傳的福音更具有說服力,反過來,一個失去見證的信徒,會成為福音最大的傷害。然而,福音的彰顯並不單單囿限於個人層面,也必須在地方教會裏彰顯出來,教會是被神選召出來的信徒群體,應成為天國國度的表記,從中可窺見祂將來所治理的國度的一鱗半爪,由此可成為社會人士的另一個選擇。
在社會層次來說,基督徒和教會當藉著各種各樣社會行動去彰顯福音,在耶穌公開傳道的生涯中,祂除了宣講有關天國的福音,也在群眾之中以看得見的行動來展現所傳的道,若我們按照耶穌的樣式,那麼言語和行動兩者,在我們的宣教事工上,是不能分割的,推動社會參與不單絕不會削弱傳福音的動力,反過來會強化福音的信息。
唇齒相依的關係
走過兩個世紀,福音信仰教會在傳福音與社會責任之討論和實踐出現戲劇性的轉變,1974年洛桑會議之後,1979年的「全印度福音信仰社會關懷會議」、「拉丁美洲福音會議」、1980年在美國舉行的「簡樸生活諮詢會議」、在泰國舉行的「世界福音諮詢會議」、前述的1982年在美國大激流舉行的「傳福音與社會責任諮詢會議」、以至1983年在美國惠敦市舉行的「教會回應人類需要諮詢會議」、1989年在馬尼拉舉行的第二屆洛桑會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確立了福音信仰的整全使命觀,不同的文獻亦為基督徒和教會的整全使命奠下穩健的神學基礎,傳福音與社會責任不必再被放於一個對立的位置上。正如大激流會議所發表的「傳福音與社會責任報告書」所說:「傳福音與社會責任二者雖不能混為一談,但在宣講和順從福音上卻有唇齒相依的關係。」6
註1:John stott著。薪人譯。《回顧洛桑,前瞻2000》;《校園雜誌》。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5年12月。
註2:Timothy Chester, Awakening to a World of Need, Illinois:Inter-Varsity Press,1993.
註3:C. Rene Padilla著。李思敬譯。《傳福音與社會責任》;錢北斗編。《爾國爾城》。香港:學生團契出版社,1986。初版。P.68-69。
註4:同註1。
註5:同上。
註6:報告書刊載於’In Word and Deed’, Bruce Nicholls (ed.), Paternoster Press, 1985.
www.kpc-main.org.hk/main/71/080701_e.doc
-
"自從1967年六天的阿以戰争、1973年歐佩克造成的石油危機、1979年伊朗革命後,伊斯蘭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
-
伊朗革命衛隊前指揮官稱已為美軍士兵挖好墳墓
2010年08月11日 12:55:35 來源: 中國日報網
據美國媒體報道,伊朗革命衛隊一名前指揮官8月9日晚些時候說,如果伊朗遭到美國的任何襲擊,那麼伊朗已經在西南部挖好了大量墳墓準備埋葬美國士兵。
侯賽因‧坎阿尼‧穆加達姆將軍在上世紀80年代曾擔任伊朗革命衛隊的副指揮官。他說,伊朗已經在西南部胡齊斯坦省挖好了墳墓,那裏曾是伊朗埋葬在1980至1988年戰爭期間死亡的伊拉克士兵的地方。
穆加達姆說:“這些曾被用來埋葬薩達姆政權時期士兵的墳墓現在已經再次為美國士兵準備好,這是挖掘大量墳墓的原因。”但他沒有透露伊朗一共準備了多少墳墓。美國媒體獲得的圖片顯示,在胡齊斯坦省沙漠地區有大量空的、新挖的墳墓。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上周接受採訪時表示,盡管他認為對伊朗動武可能是一個壞主意,但是美國的確有攻擊伊朗的計劃,同時希望不要走到那一步。這是美國官方首次明確表示有攻擊伊朗的計劃,此前美國官方的一貫說法都是“不排除任何可能”。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挖掘墳墓似乎是對馬倫的言論做出“虛張聲勢”地回應。
6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伊朗核問題的第1929號決議,決定對伊朗實行自2006年以來的第四輪制裁。根據決議,主要制裁措施包括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在聯合國實施國際制裁的同時,美國還對伊朗實施單方面制裁,主要涉及伊朗石油天然氣部門以及涉嫌參與研制導彈項目的伊朗公司。
美國等西方國家指責伊朗利用其核計劃尋求制造核武器,但伊朗方面對這些指責一直予以否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