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滅貧日﹕看見亞洲最窮國的精神富足(明報)
國際滅貧日﹕看見 亞洲最窮國的精神富足
文 趙善榮、蔡頌恩 ( 公平點 @ 香港公平貿易動力的工作人員 )
(明報)2010年10月17日
在世界滅貧日的前夕,我們走訪了亞洲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孟加拉。這是一個港人感到似熟悉又陌生的國度,由於連年受到水災困擾,令孟加拉彷彿就是天災的同義詞。不過當我們深入這個人口多達1.6億、人均年產值卻只有520美元的國度,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
市集熱閙顯充沛生命力我們乘巴士從首都達卡,經過8小時的旅程到達北部城鎮剎浦爾,沿途所見儘管只是簡陋平房小鎮,卻不乏熱閙的市集和熙來攘往的車群人群,令人感覺到強烈的社區活力和生命力。位於剎浦爾附近的鄉郊,均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農地,原來這裏的土地相當肥沃,一年還能產出三造稻米。
經過初步了解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裏原有不少難民營,附近一帶住了大量巴基斯坦人後裔。1971年孟加拉(原稱東巴基斯坦)爭取脫離巴基斯坦獨立,結果造成嚴重的流血衝突和人命傷亡,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滯留在孟加拉,被巴基斯坦拒絕接收,他們及其後裔便一直過著二等公民的生活,在赤貧的邊緣上掙扎求存。
社會等級制加劇貧富懸殊在孟加拉,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均是主要的宗教。和印度一樣,孟加拉存在著嚴苛的社會等級制度,在殖民統治和政治動盪中反而更加鞏固,令貧富懸殊的情况變本加厲。難民是沒有任何土地的賤民,只能通過當地的印度教廟,租得小片土地耕種和搭建茅屋,又或幫地主打散工,沒有半點穩定的生活保障。從這個小小的事例可以看到,貧窮和苦難不但源自物質條件,更加根源於社會結構性的問題。
不過,在探訪參與公平貿易的生產小組後,我們卻又有更深一層的體會。那天傍晚當我們到達布藝編織中心,已超過廿多名婦女下班時間一個小時,但她們還是相當熱情的歡迎我們,有講有笑地講解她們的工作,然後又親切拉著我們合照,彷彿已忘記了要趕回家煮飯和做家務。
原來她們當中有3人是領袖,是由組員互選出來的;不過無論是領袖和組員,都是受過極少教育的難民後裔,但皆能通過翻譯,充滿自信和我們這些陌生訪客暢快交流。在她們身上,我們不但看到團結互助迎接生活挑戰的可貴,更看見了在物質極度貧乏下,精神生活也有富足的一面。
物質貧乏無礙精神富足
次天我們進一步走訪當地農村社區,那裏有從事草編和藤編的小組,儘管工作環境十分簡陋,但近廿名婦女均在聚精會神、一絲不苟地工作,盡顯專業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我們又到其中一戶探訪,女主人由於要照顧患病丈夫,因此只能把編織帶回家做,同時兼顧家中一切事務,為此收入肯定大受影響。從她的茅屋所見,內裏空空如也,確真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但女主人還是很熱切地招待我們,請我們吃這喝那,在她的眼裏,幾乎看不到任何為生計而焦慮的神色。
上述見聞讓我們城市人大開眼界,看到的不是雄奇壯麗的旅途景色,而是意料之外的人文風景。不久將來,我們會通過孟加拉的公平貿易機構,向上述生產小組引進產品,將她們的故事和心血創作帶給香港市民。毫無疑問,我們的購買對於改善婦女的物質條件,只是杯水車薪;但我們更看重精神上的意義,那就是為婦女賦權和帶來生活的希望,從而亦令香港的消費者,更加深思市場和消費背後的意義。
註﹕聯合國自1993年起將10月17日定為國際滅貧日,世界各國不同背景、不同年紀的人士,將於當日舉辦活動推動滅貧工作、堅定消除貧窮的承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