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人港共融 星島日報 2010年4月20日
香港雖被稱為國際城市,但非華人居民其實只佔5%。在少數族裔中佔多數是菲律賓人、印尼人、印度人和尼泊爾人等。上個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女總理謝赫‧哈西娜抵京訪華。原來中、孟建交已三十五年,筆者忽然心血來潮,好奇在港居住的孟加拉人如何與港人打交道?適逢非牟利機構「香港古蹟文俗研究推廣會」將於本月舉辦《與不同種族人士對話》文化表演,今天就找來孟加拉文化中心(香港)主席Dewan Saiful Alam,談談他在港十八年的異鄉人生活。
Dewan Saiful Alam,朋友之間叫他Masud,是孟加拉裔港人。1992年,Masud在孟加拉畢業於工程系,不久就被國際企業聘請來港負責服裝收購。
「我在香港工作了七年左右,順理成章拿了香港居留權,之後便自己出來做生意,也是有關服裝的中孟貿易,為孟加拉國的工廠提供出口服務。一做就做到現在,共十八年了。」孟加拉和香港,無論語言、生活文化、飲食習慣,甚至宗教信仰都截然不同,至今還不懂說廣東話的他,是怎樣適應以中文主導的香港生活呢?「也是一步一步適應,我們傳統用手吃飯,來這要學用筷子;我們都會吃雞爪,但吃法不同。像鳳爪,起初我很反感,但逼自己試後發現很好吃,而且很容易去骨。整體來說,我很喜歡中國菜,在家也會炒幾味。我想最不便的是我們是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豬肉在中國烹飪十分普遍,加上大多的餐館只設中文菜單,我們又看不明白,惟有去有英文餐牌的餐館吃飯。」
旅遊跟生活不一樣,身為外國人,要融入香港生活,一定會遇到困難甚至歧視。「我剛來時急需租房子落腳,房東一見我是南亞裔人就立刻耍手拒絕,可能以為我是難民,沒錢交租吧!工作一段時間,我索性買房子,現在愈來愈多孟加拉人在港買房子,所以待遇也不同了。加上有了《種族歧視條例》,香港市民對尊重外國移民的意識亦提高了,情況有改善。」在筆者眼中,印巴或孟加拉等南亞裔人若不細看,很難區分,聽Masud說原來在港的孟加拉裔人只不過一千多人而已,約等於印度裔人的二十分之一、巴勒斯坦裔人的十分一,真的是少數民族中的少數民族。
語言是融入當地生活的重要工具,不學中文,跟本地人的交流如何?「我懂得聽些少廣東話,跟不同香港人做朋友,有時挺大差別。懂英文,受過教育的,交起朋友來不太難。中文是很複雜的語系,我們當中也有人學中文,不過大多選普通話,因它通用性比較高。」
Masud已婚,妻子也是孟加拉人,有兩個女兒。原來「自由戀愛」在孟加拉還挺新鮮的。「我們的婚姻大多由父母決定,大概八、九年前,他們為我篩選了對象,我就乘飛機回去看她,覺得合眼緣就結婚。其實兩人相識前前後後不到一個月。妻子剛申請來香港時,別說她的生活環境改變了,忽然間兩個陌生人一起生活對我也很尷尬,幸好我們有共同的信仰,定時出席宗教聚會,慢慢擴闊人際圈子,大家開始多了話題,感覺愈來愈舒服。」Masud談起男女事似乎有點難為情。宗教與生活息息相關,亦強化了他們「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規範,Masud說:「在港工作的孟加拉人大多是男性,女性幾乎都是靠婚姻而簽證過來,她們專門負責照顧家庭。維繫我們之間除了感情外,也是信仰上的承諾。因家庭角色分明,我們的離婚率很低。我總跟太太說她很幸運,我們男人在港捱生捱死工作才有居留權,她們一結婚就可以過來,享受香港的一切!」
現年四十歲至五十多歲的孟加拉人是植根香港的第一代,他們的孩子在港出世、在港受教育,然而香港並沒有度身訂造的孟加拉語言或文化學校。Masud說:「我們開始發現下一代繼承民族文化時出現青黃不接,以及身分認同的跨代問題。」於是在2003年,一班孟加拉裔移民在港成立了孟加拉文化中心(香港),專門教授孟加拉母語、阿拉伯文、傳統文化及音樂舞蹈等,以文化聯繫孟加拉群體。該中心除了加強下一代身分肯定,亦希望藉此在港推廣孟加拉文化,促進社會的互相溝通。「我們曾與區議員合作,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我們會參與傳統藝術表演,以自身獨特文化融入香港的生活。另外,我們組成足球隊,跟本地足球隊較量。」
離鄉十八年,Masud每年也會回家鄉一、兩次,「我感覺自己是屬於香港的,孟加拉反而成了我第二個家鄉。我的根在孟加拉,但我的家跟朋友卻在香港。」那香港有甚麼吸引他的地方呢?他想也不想地回答:「香港是個已發展的城市,四處都是機會;地方如麻雀一樣,雖小但五臟六腑俱全,有效率、有規劃。最重要是人身安全受到保障,我晚上在街上走路也不用擔驚受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